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阿底峽尊者略傳

  阿底峽尊者于宋太宗七年(西元 982年)出生在古印度薩訶羅國(今孟加拉達卡地區)。他不僅是一位博通顯密經論的著名學者,而且也是一位悲心具足、內證圓滿、住持聖教、利益眾生的聖者。他對印度佛教乃至西藏佛教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 

  尊者種姓圓滿,父為國王善勝王,其兄為太子,其弟出家為僧,是受人尊敬的善巧大師。舉國人民信奉佛法勤修善業。尊者自幼異于常人,愛樂正法,悲憫眾生,常得度母加持守護,處處顯示出俱生之功德。出生十八個月就能讀頌《贊佛》。六歲便精通算術字畫等世間學問。尊者雖然生於圓滿種族受用無缺,但卻不貪戀世間欲樂,時常感到世事如幻,王宮如同牢獄。年齡稍長便想效仿釋迦佛捨棄王位,成正等覺轉大法輪。11歲時尊者離開王宮,遊歷印度各個道場,遍訪大德。尊者在佛教聖地--中印度那闌陀寺于多生師長菩提賢論師處得發心教授。又于持戒清淨、具有無礙神通的杜鵑論師處聽聞緣起性空深義,尊者聽聞教授後當即就證得了加行位,獲勇健三摩地。尊者自述內證 "我今住定,見諸法性,光明清淨,無諸染雜,猶如虛空,離諸雲翳;次從定起,見諸法現,雖見法現,而不執實,亦能任運,憶諸有情。" 此後尊者在遊學期間又參訪阿縛都帝、蓮花鎧等十幾位得成就的顯密大德。尊者從十二至十八歲一直依止阿縛都帝修學,尊者的中觀見多依阿縛都帝獲得。阿底峽尊者二十一歲以內,已經非常精通佛教與外道所共通的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等四種明處。例如,尊者十五歲時僅聽了一次有關因明的《正理滴論》,就在辯論時將一著名外道折服從而名聲大振。這個外道極善辯論,曾經將四位精通因明學的論師挫敗,所以依照古印度的習慣他身後帶者四把傘以示炫耀。尊者21歲時又回到黑山道場,親近蓮花鎧上師修習金剛乘密法。蓮花鎧喇嘛是一位大成就者,曾親見喜金剛並得空行母受記。尊者在此上師座前求得大灌頂,立密法名為智密金剛。從此尊者一直精進修習金剛乘教法。到29歲時尊者對於顯密教法已經相當精通。當時邦伽羅國境內佛教衰落,在辯論時佛教往往負於外道,所以很多道場都被外道佔領。後來請尊者前往住持道場,便大破外道,收回了失去的寺院和僧侶。此時尊者生起我慢,認為自己是知解所有密法加持教授的第一人。此念一起,空行母便在尊者夢中示現出眾多尊者所沒有見過的密續。從此尊者的我慢之心徹底消除。 

  由於尊者如果出家現比丘身則能極大的利益佛陀教法,所以釋迦佛以及為多空行母或在尊者醒時或在尊者夢時勸請激勵尊者正入僧教,並授記尊者的親教師為證加行位的聖者。尊者見出家因緣成熟,于29歲時前往大菩提金剛座摩底比柯羅寺。以證入大乘位的持律上座戒鎧論師為親教師,于大眾部正式出家,法名聖燃燈智。一時魔軍驚怖人天歡喜。從此至31歲尊者遍學顯密教法,上至中觀、唯識下至經部、有部無不遍學無餘。特別是依止法鎧論師精研《大毗婆沙論》多年,對於聖教的根本四部要典非常精熟,連不同部派
之間"受食""淨水"這樣細小戒律的差別也能毫不相混的分清。成為印度佛教十八部所共同尊重的持律上座。尊者雖然獲得如此成就,但是作為一位不證究竟則視一切所知為戲論的佛陀教法的真正行者,阿底峽尊者並不滿足對教法無缺的解了,而是思索如何實證教法速疾成佛,真實的利益眾生。此時他的上師蓮花鎧論師無礙的了知了尊者心意,以神通力出現於尊者之前,告訴尊者:你雖然已經通達教理,也見到本尊,修定也很有成就,但是距離成佛還很遙遠。必須修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心為本尊才能速得佛果。尊者在朝拜菩提道場時本師釋迦佛現身說:善男子,依菩提心而成正覺。象這樣佛菩薩親指點尊者修習菩提心的事例還有多次。於是尊者對於只有依菩提心才能速得成就生起了無比堅定的信心!所以向那些已得菩提心的上師廣求教授。後來尊者曆盡艱險在海外(金洲島,即蘇門答臘島)于金洲大師處求得了圓滿無缺的菩提心教法。此教法包含兩種傳承:一為文殊所傳,一為彌勒所傳(即修七種因果和自他相換兩種修菩提心的教授),是佛陀教法中深見、廣行兩大傳承之精華。後來每當尊者提起金洲大師必定雙手在頭頂合十,用四句偈讚頌之後才稱大師之名。尊者時常說:我的眾多上師都是成就者,他們的功德都是一樣的。但我的菩提心是依止金洲大師才生起,所以金洲大師的恩德是最大的。尊者依止金洲大師精進修習了12年終獲定解,所以回到印度展開了弘法利生的事業。重振聖教宗風,降伏一切外道。 

至此阿底峽尊者成就了如是所證功德: 
  1.成就戒定慧三學。大小一切顯密修持皆不出戒定慧三學。戒為一切善法的基礎。尊者自己曾經說:別解脫戒從未違犯;菩提心戒以及密宗的三昧耶的細微之處曾偶爾違犯,但馬上當天依儀軌懺悔。尊者持戒如此精嚴以至於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聞到尊者的戒香。尊者以慈悲滋潤身心,菩提心、增上心清淨堅固。尊者常用菩提心的教法教育弟子,所以尊者弟子中依菩提心之力證得成就和神通的人不可勝數。 

  2.親見本尊。尊者曾親見眾多佛菩薩,經常現身的有三昧耶王、觀自在、救度母、不動明王、勝樂金剛、喜金剛等六尊。 
  3.擁有種種神通。尊者常把神通比喻為鳥之翅膀並說:若無神通力不能度有情。沒有神通力則不能調伏剛強眾生。尊者示現神通的事蹟非常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由於尊者擁有無與倫比的功德,所以佛教各宗各派都視尊者為眼目。根據當時印度寺院的習俗,寺廟大門的鑰匙一定要由寺中最善巧佛法的人掌握,而尊者一人就掌握了18座著名寺院的鑰匙。 

  1037年尊者受藏王迎請入藏弘法。1040年離印,1042年到藏,此時尊者已經59歲了。當時正值朗達嗎滅佛後一百多年,西藏佛教極為混亂。出家在家都不重視修行次第。或修密而誹謗顯教或持律而詆毀密法,顯密如同水火。藏王智光、菩提光叔侄見此情況認為只有去印度迎請大班智達才能正本清源挽救西藏佛教。所以不惜黃金身命多次派人去迎請阿底峽尊者。所去之人十有八九死于途中,藏王自己也為此捨身而亡。藏人求法之心之堅之誠可欽可佩!尊者由後藏至塘薄嘎、桑耶、聶塘、拉薩、耶吧、盆宇等處,對於沒有佛化的地方宣揚佛法,對於有佛法的地方加以整理增廣;對於一些邪說旁論、似是而非不清淨的見地都用正理破斥洗滌令淨。特別針對當時邪解密法輕視因果的亂行,宣講業果、皈依令其入於正行。當時人們都尊稱尊者為"皈依喇嘛""業果喇嘛"。尊者著述很多,最為著名的是《菩提道炬論》。此論依深見、廣行兩大佛陀傳承,總攝一切顯密修學次第,對眾生利益極大。藏人依其教授而逐漸形成了後弘期著名的甘丹派。甘丹派對於後來的薩迦、葛舉、格魯等其他幾個教派都直接或間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阿底峽尊者入藏整頓教法的恩德不但利益了藏人,而且至今所有內心不被宗派煩惱執蒙
蔽的人還能從中獲得無邊的受用。 

  尊者雖然證得金剛持位,永離分斷變易生死,但依化度時機和惑亂有情之所見於1056年于西藏聶塘示現涅槃。 

棄王位學修獲正果
阿底峽大師系印度薩霍熱(西藏稱作薩霍爾)地方的人,幼年時曾親見多生本尊薄伽梵聖救度母,由此加持力他不貪戀王位,而前往他方。於7年中不斷地親近獲得殊勝成就的諸上師。又修了明智禁戒行3年。在鄔仗那同諸空行母聚會行時,聽受了許多金剛歌(密法之一),在後期中撰出金剛歌即是此等金剛歌。

當大德住在如是密宗最上成就的時候,在夢中聽到薄伽梵釋迦牟尼和許多聲聞同在的聖眾對他說:「汝有何貪戀而不出家?」聽到後他想,我若出家對佛教將能做大饒益。於是前往金剛座大菩提聖地(釋迦成道處),從佛智傳派大眾部大長老住加行道(一種修學之道)中的一位西那惹肯達座前出家,年已29歲,並受具足戒(比丘戒)。直至31歲之間,關於四部之三藏教義大都聽受,並精其實踐做法,而成為一切部之教義問難處。

因緣而會
阿底峽大師入藏,在上部阿裡等地住了3年。仲敦巴等人迎請阿底峽尊者時,最初遇到一個眾人所不認識的人作向導。到一路口上他說:「現在納須發生亂事,我得去一下。」說後如卷起狂風般而去。後來仲尊者說:「那是白哈爾大神,若正確做教法事,他也是一位很好的護法神。」繼複迷路時,追蹤一鹿之後,來到正路。
在阿裡,阿底峽尊者也得到本尊度母的指示說:「你的優婆塞伽(指仲敦巴居士)現在算起第四天上午來到,應當對他做準備。」阿底峽尊者將灌頂用的淨瓶安置在枕邊。果然在第四天晝間,有一施主來迎請阿底峽尊者主僕。尊者在途中心想至尊觀音聖母未必欺騙我吧?繼而在一路口和仲敦巴相會。在那裡仲敦巴和尊者像早已相識者那樣,不和他的侍從人等說話,直接去作阿底峽尊者的侍僕了。而且將當日宴請所得的酥油溶化來供作夜間的明燈。尊者也很好地給仲敦巴傳授了灌頂,並接枕而安息以便於談論。
3日後,尊者主僕起程上道而來到季絨,在季絨駐錫。尊者雖是意樂到阿波宗去,然因戰事而未成行。仲敦巴在尊者前盛贊前藏拉薩和桑耶等寺廟,及有許多上千數的僧伽。尊者說道:「有這樣多數的梵行者,這在印度也少有,定有許多阿羅漢。」說後向前藏方向頻頻舉手作禮。這樣使仲敦巴生起了勇氣及時請求尊者前往前藏。

興起薩迦的預言
仲敦巴迎請阿底峽大師赴前藏途中,在下山前往宗烏拉寨地方時,看見本波日山,山前有兩頭大野牛正在吃草。阿底峽把上述情況告訴了隨從,隨從們問:「這是甚麼徵兆?」回答說:「此象徵未來時有兩尊瑪哈噶拉神在此地進行事業。」這是關於薩迦派兩位護法神的授記。
此後,到達恰蔡崗,阿底峽下馬後讓隨從們擺好供品,遂在白土一側進行隆重的禮供。隨從們問:「為何在此禮供?」回答說:「難道你們沒有看見嗎,白土那側有7個第哈瑪字、1個賽瑪字、1個吽字,故要對此禮供。」又問:「此為何徵兆?」回答說:「此徵兆為未來時在此處會出現文殊菩薩的7位化身、觀世音的1位化身、金剛手菩薩的1位化身,共計9個化身。其次還有密宗事部三怙主之化身等連續不斷,將會饒益眾生。」後來在這裡果然修建了薩迦寺,興起薩迦派。

隨行施教
阿底峽尊者在絨區,主僕等正貧困的時候,當方神現示為一女尼來做了一日極大的供養服侍。其中供有一綠松石彫刻的小人騎在金馬上,尊者特喜!尊者曾說:「對長途行客、年老父母和諸病人做供養服侍,其所得福報與修空性相等。」那一女尼,後來據說是「覺謨哲謨」著名的女仙。
尊者來到甘家塘,以手指拉薩方向的山而問道:「那邊有甚麼?」答曰:「那邊有拉薩的寺廟。」尊者說:「對啊!那邊虛空中有許多天子天女在做供養。」繼有一前往青汝壩去的女子將一切頭飾供於尊者,以此遭父母打罵而投河自盡。尊者到了須哲喀特,為此女修普明曼茶羅儀軌以超度後,說:「我的姑娘得到如願滿足,已生三十三天界。」
尊者來到納波那時,為表敬禮吹起拉準巴所造的黃銅號角,以此誤傳為有敵軍來到,一切人眾都逃散。到垛邨時,對主僕等人,每戶都來迎接。據說那些來迎的人家世傳多代都獲得吉祥富有的善果。
此後峨勒比協饒迎請尊者到拉薩,觀世音化作一單身漢來迎接尊者。當尊者見到拉薩殊勝的佛像和寺廟,想知道此種寺像是如何修造起來的史事時,由一名化身為瘋婆的智慧空行母授記後,從梁柱隙縫中取出《柱間遺教》,僅允許一日時間抄錄,分給弟子等抄寫,未抄完的仍藏在柱隙中。
此後尊者仍住業塘。有一日尊者如小孩般在內室各處拉滿糞便,仲敦巴很好地進行清潔。以此事師油然生起功德,同時生起了能知鵬飛十八日遠程中所有眾生心識的神通(即他心通)。

奇獲寶書
阿底峽尊者駐錫聶塘灣期間,有一天,正當他在後山的懸崖裂罅中,用阿婆商夏語給眾非人講經說法之際,忽見紅鐵二山之間,雲蒸霞蔚,流光溢彩。便發問道:「此何功德歟?」眾非人回答說:「在前方那兩座山的東面,有一座聶赤贊普的後裔法王松贊幹布的本尊幻顯神殿。這功德便是那座神殿的功德與順緣(指善好有利的條件)所致。」
翌晨,阿底峽尊者便動身前去朝覲松贊幹布的本尊神殿。他攜帶了許多供奉物品,由善知識瑜伽師引駕前往。及抵殿前,下乘騎始,尊者就連連施禮,口中用桑智達語念念有詞。旋即,他棄帔疾趨向前,進入幻顯神殿內。片刻,尊者從殿內出來向瑜伽師問道:「你剛才看見我面前有甚麼嗎?」「我甚麼也沒見,只看見您自個白忙乎了一陣罷了。」阿底峽尊者說:「方才大悲觀世音菩薩在我面前現身迎迓贊曰:『班智達親臨吐蕃,善哉!』我見之急趨其後,但未能趕上;一瞬間他已隱入五位天成一體像中去了。這尊五位天成一體神像正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真如之體。」
隨後,阿底峽尊者師徒二人大事供奉了一番。尊者環顧四下,不禁感嘆道:「如此幻顯神殿,莫非化身所建。若能知其原委,豈不妙乎哉!」話音剛落,在大殿廊廡下,有一個靠行乞度日,平素時哭時笑,有時赤身裸體流浪街頭,人們都叫她「拉薩瘋婆」的老媼開口發話道:「班智達尊者,你想知道這神殿的由來嗎?」「欲知其詳,可否告知?」尊者道。「我當然知道,可無權稟告。不過,在此神殿寶瓶柱的三庹半處,藏有此神殿建造者寫下的文字,你取而視之,真相便可大白。」老媼剛說完就無影無蹤了。
次日,阿底峽尊者主僕三人,從寶瓶柱上果然取出了三帙寶卷。其中一帙是大臣們所寫的《如意明月》;另一帙是後妃們所寫的《聖潔素絹》;再一帙便是由贊普親自寫下的史傳《遺教》(又稱《松贊幹布遺教》或《拉薩聖地志》,亦稱為《柱間遺教》、《柱間史》)。

聖地之聖
阿底峽尊者曾說:「凡有幸書寫、誦讀或聆聽《柱間遺教》的人,都將獲得難以想象、不可言喻的益處和功德。」因為綠度母的化身智慧空行母「拉薩瘋婆」也曾這樣授記過。他還說:「若每年能到拉薩朝聖一次並轉果拉(即轉經)10萬圈,可勝過敬獻百馱供品。」這是因為大昭寺和小昭寺等所有寺院和佛經、佛像、佛塔都具有加持神力。故而凡到聖地拉薩朝覲的人,無論來自何方,無論路途遠近,只要你不圖名利,虔誠地轉經、做禮拜、上供燈、獻供奉,回去之後不造次做惡,一心向善至死不渝,那麼你如此朝覲一次兩次,便可證得一地二地菩薩;若是朝覲十次八次,就能證得十地八地菩薩。

天降金雨
阿底峽尊者駐錫貢塘時,曾有一天突然說:「那若巴的弟子喀欽連納阿嘎熱是想聽講一次聖傳《密集》的。」身邊的納措譯師聽了此話很生詫異,心想對於遠住尼泊爾的人,尊者何能說出此話?尊者說:「你代我給他寄一封信。」連納阿嘎熱在尼泊爾得信後來到業塘譯師面前,確認尊者所言無誤。

納措譯師見尊者體衰不敢離開尊者,總焦慮不能和班智達相會,以此焦慮使身體亦漸消瘦!尊者吩咐他說:「大乘的善知識是難相見的,因此,譯師你自己離開這裡吧!我自己也不久駐此世,到兜率相會吧!」那時,納措在尊者前請求兩事:一是請求賜我滿願,我死時得往生兜率尊者座前;二是我在鄉土繪有一尊者身像,開光時請尊者務必親臨。尊者親口允如所請。尊者圓寂後,遺體荼毗時未發現加持物及舍利,但是業塘地方普降金雨,後來仍有人獲得降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