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奔公甲來了

據說,西藏地區有一段時間,母親們如果遇到孩子啼哭不止,怎麼哄也沒轍時,往往使出一個絕招,包準孩子立刻安靜。哪一招呢?就是大喊一聲:「奔公甲來了!」
據說有一天,奔公甲繼續在山頭行劫。有一個瞎眼的老婆婆路過,他便去扶她。這個老婆婆說,「孩子啊,你真是個好心人,這山路難行,又有壞人,你要當心啊。」奔公甲說,「婆婆啊,你別怕,有我在,沒有壞人的。」婆婆說,「哎,難道你不知道嗎,奔公甲那個大壞蛋,就在這一帶作惡啊。」奔公甲說,「婆婆,我就是奔公甲,我不是壞人啊,我絕不會傷害你的。」奔公甲說完,便發現婆婆不走了。他仔細一看,婆婆已經被他嚇死了。他當下大驚,天啦,難道我在人們的心目中這樣壞嗎?這位婆婆因為我一句話就嚇死了。他立即反省自己,決定不再做惡了,下決心做個好人。

祖師阿底峽的點化
奔公甲最初見到祖師阿底峽時,祖師阿底峽就對他說,你一定有一個過人的本事。奔公甲紅著臉說,覺沃傑(佛尊),我什麼都不會。祖師大聲說,不,你一定會些什麼!奔公甲小聲地說,我真的什麼也不會。祖師說,對善知識是不應該說假話的。奔公甲無奈,只好說,我未發心向善時,曾以偷盜為生。祖師說,然也。那麼,你那麼會偷人家,你偷偷自己看。奔公甲臉上長滿了問號,更小聲地說:「自我如何偷?」祖師說,你把你的那許多妄念,能偷走這才叫最大的盜!
受了祖師的點化後,他就自己與自己的煩惱斗,不去調伏別人了,唯一調伏自心。

黑圈與白圈
奔公甲做強盜時,一人能抵四十人;當他親近佛法之後,那種勇猛心也是相當驚人。奔公甲聽見善知識告訴他如何轉化煩惱後,就整天關在房內,心中就只想著:「我要和煩惱斗。」如果起了好念頭,奔公甲就手舞足蹈;要是起了壞念頭,就搥打身體,並用許多惡毒言詞呵斥自己。那時候,他為了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在牆上做記號,若是善念,畫一個白圈;若起惡念,畫個黑圈,幾個月下來,他只做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大善知識去看奔公甲,問他最近做些什麼?奔公甲就將自己用功的情形如實報告,善知識聽了,直稱道:「對!對!」並對著布滿黑圈與白圈的牆壁磕頭。
對於以前引他入山崖的那些村民,奔公甲不僅不記恨,反而禮為善知識。

最上乘的供養
一次,一位大施主要來,奔公甲格西刻意將佛堂打掃乾淨,將供養三寶的供品精心加以裝飾,顯得極為莊嚴。此時,他觀察自己的發心,發現有為了在施主前使供品顯得精美堂皇的虛偽之心,意識到自己心中貪著現世名利,發心不清凈。於是一邊抓起一把灰土灑(到供品之上),一邊大聲呵斥:「比丘,你不要裝模作樣,回到座位上去吧!」帕當巴聽聞此事,由衷地讚嘆道:「在對三寶的供養中,奔公甲的那把灰是最上乘的!」
施主到來,問師父這是怎麼了。奔公甲便說,這裡剛剛發生完一場戰鬥,不過,師父勝利了。於是把情況講給了施主們聽。

偷茶葉的小偷
一次,奔公甲到施主家中,當時各位施主出門在外。他看到茶葉袋裡有好茶,心裡琢磨:「我沒有茶葉,不如趁機偷一些,留著以後住山修行時用。」當他把手伸進茶葉袋裡,立即提起正念,於是大聲呼喊:「這裡有個壞人在偷東西,你們快來把他的手砍斷。」施主們起先以為是別人,進來一看,小偷正是格西自己。

這個壞蛋已經吃過了
另一次,加拉康寺為僧眾們供養酸奶。看到分發酸奶的人忙不迭地為隊伍前面的人供養,奔公甲心中忽然閃現了一個念頭:排在後面的我會不會得不到酸奶了?當他繼而以正念察覺後,自言自語道:「你在想什麼啊!」說著,就將碗反扣起來。輪到他接受酸奶之時,格西說道:「我這個壞蛋剛才已經喝過了!」然後拒不接受供養。他將零星物件全部供養了加拉康寺,然後踏上了乞食僧人的修行旅途。

奔公甲的行裝
有一段時間,上潘地方的強盜竊賊極為猖獗。人們都將值錢的物品藏匿起來,並作好了臨行前的準備。奔公甲所有的家當除了一把陳舊的水瓶、一件法衣之外,別無長物。他將法衣舉在肩頭,以手提著水瓶,得意地說道:「恐怕我不需要打點什麼行裝吧!」對此,博朵瓦尊者深感欣慰,發人深省地感嘆道:「作為修行人都應象他一樣,沒有必要囤積大量的食物、茶葉之類的物品。」扎噶瓦也叮囑後人:「我們在準備行裝之時,也應當像奔公甲一樣。」

敵人不見了
奔公甲自己也深有體會地說:「我做在家人的時候,總是隨身攜帶著荊棘般的弓箭,腰間插著兩三把鋒利的刀子,可是我的敵人卻多如牛毛,朋友卻屈指可數。我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擁有四十畝莊稼的收成,被鄉鄰稱為『四十蠍』」。白天在山口當強盜,晚上到村落里當盜賊,即便如此,卻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如今我放下武器,結果卻連一個敵人也不復存在;連一些小事也不用做,卻豐衣足食;即使出現饑饉,也如同與富人的脖子連在一起一般,無須考慮吃喝。以前我為了餬口四處尋覓食物,卻不見蹤跡。而今食物卻主動送上嘴來,有吃不完的佳肴、喝不盡的甘飲。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這一切,都是仰仗佛法的力量啊!」

起不了身
奔公甲剛開始修行時,為了學觀念頭,就自己打坐。他告訴自己,凡想起來時,如果發現是貪念,或者壞念頭,或者妄念,不是真的有必要的事,一律不起坐。一會兒他就想起來了,仔細一觀,是貪念;一會又想起來了,想做一件事,然後問自己,這事非做不可麼?然後又沒有起來。就這樣坐了一天,也沒發現真正值得自己需要起來的事,想讓他起來的基本都是貪念和妄念。

在哪裡,怕什麼
傳說他將要出家之前,為了觀察以後能不能忍受惡劣的苦境,他特意去到最險惡的盤腸谷那裡睡了一夜。於是他捨棄了一切而行乞,因此也發生過許多次沒有飲食的困苦生活。他常數自己所作的一切罪行,自作警省,誓不復作,直到最後他說:「現在經常是數不出那些不應作的事,這下算是戒律儀獲得勝利了。」他在修行中,特別想往外走走的時候,他曾經跨在門閂上面,下決心地說道:「應該用繩來把這腳捆起來坐下。」又用自責的口吻說:「哼!你想一心修法,不須拿出一點大勁嗎?你想不須拒絕情面嗎?你想不須來一下最後的決斷嗎?現在我既是沙彌,應該做到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小修行者。」有一次,有一朋友死了,他去送葬後,坐下來一會兒感覺內心生起一些恐怖的心情,他當即舉起火炬來說道:「哼!怕誰呀!在哪裡?有什麼?」

奔公甲格西以律己甚嚴的修行,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大善知識。

1 則留言: